教学案例
自上世纪末语文教育大讨论以来,文学教育受到语文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如何进行文学教育成了许多老师关心的话题。本期几篇文章从教学策略、教学目标、教师修养、教学评价等角度对这一话题进行了思考,希望对广大一线教师的文学教育实践能够有所助益。
文学教育业已成为中学语文教育的重点、热点,同时又十分自然地成为了教学的弱点和难点。如何开展文学教育?这一问题,不仅为众多学者所关注,也是众多中学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之一。
中学文学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方法都有其特殊性。它既不是文章教育,也不是语言教学,同大学的文学作品选读课也不同。根据中学生的阅读经验、生活体验以及心理特点,我认为文学教育应该采取以下几种教学策略:
1.文本细读。文学文本的解读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般性阅读、细读、批评性阅读。这三个层次相互联系、逐步深入,构成了文学解读的全过程。
所谓一般性阅读,其实就是一个由通晓文字(词、句)到把握作者意图或文本“原意”的阅读过程,这相当于实用阅读层次。这一目标在初中阶段就可以大致完成。批评性阅读则是一个将文本与作者、与时代联系起来,对文本作延伸性阅读的过程,接近于我们所说的文学评论。这一目标主要在高等教育阶段实现。中学文学教育,应该以指导学生学会细读为基本目标。
所谓细读,就是在一般性阅读的基础上,通过细致研究词的搭配、特殊句式、句群的意味、语气,以及特殊的表达手法的运用等等,来细致体味每个词的本义、暗示义、联想义,在词、句中的关系,重新确定意义的过程。没有细读,就没有文学欣赏。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细读鉴赏时,要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作品的精微之处、异常之处,引导学生辨词、会意、识味、涵咏。训练学生从文本的阅读欣赏中把握审美意蕴,以提高解读能力。
例如,读鲁迅小说《示众》,可以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这样一句话:“抬头看时,蓝裤腰上面有一座赤条条的很阔的背脊,背脊上还有汗在流下来。”
这里,为什么用“座”字来形容人的“背脊”?“一座背脊”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呢?是不是觉得很高很大,就像一座高楼耸立在那里一样?因为这是以一个“小学生”的视点来看的,孩子越小,则他眼中的“背脊”就越发高大,用“座”字来修饰真是再恰当不过了。更重要的是,这“一座”背脊显示出这位看客的身体是何等强壮结实,但这恰恰反衬出他精神的麻木愚昧!读者由此完全可以联想到鲁迅在《〈呐喊〉自序》中的名言:“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通过对一个量词的品味,意蕴有了,思想、精神也都有了。
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如此品味,何愁提高不了学生的鉴赏水平?何愁培育不了学生的情感、态度?
立足语言,基于文本,通过文字体味作品的神韵精髓,这是文本细读的基本原则。
2.文学表达方式的教学。文学表达方式是文学作品存在的形式。如果读者不了解文学的基本表达方式,就难以进入文本的内核。这是学生欣赏文学的基本支架。
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文学表达方式只是一些诸如散文“形散神不散”、小说“三要素”等简单文学知识,而这些文学知识的教学也多半是在作静态的知识介绍,没有将知识介绍与文学鉴赏结合起来。
总之,我们没有给学生传授培养文学欣赏能力最需要、最关键的知识。我们目前的文学教育研究似乎还没有思考以下问题:哪些文学知识是学生欣赏必不可少的?应该提供多少才能形成基本的文学阅读能力?这些知识如何教?
这些问题需要广大语文同仁的共同努力。这里,笔者只能通过几个事例来简略阐释。
例如,小说理论中的“叙事角度”对于准确解读小说有较大作用。笔者在讲授《红楼梦·抄检大观园》中就借助“文学视点”如此引导学生赏析课文:
按作者通常的写法,黛玉的敏感多疑向来是叙述的重点所在;但是,在《抄检大观园》一节文字中,作者却一反常态。这种反常其实就是一种指引读者解读文本的重要路标。
作者是侧重从探春的角度来叙述这一事件的。在抄检过程中,作者着重写了探春对此事的强烈反应,写探春内心强烈的悲愤以及她对事件本质的洞若观火的预见。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抄检潇湘馆作者在叙述时只是一笔带过,一向敏感多心的黛玉对此事的态度作者也只字不提,其余如李纨等均无多笔墨,叙述迎春、惜春等人虽然文字稍多,但无论如何也无法与对探春的叙述强度与深度相抗衡。
作者选择什么角度进行叙事取决于他希望读者看到什么和怎么看,当他选用某一特定角度来叙述时,他实际上就是在引导读者按照特定的方向来理解故事。
所以,阅读这一部分时,我们理所当然地要从探春的角度来解读文本。这一指向对于正确解读文本具有重要意义。
同理,抓诗词表达方式中的“结构”与“炼字”,则是诗词教学的重要方法。
例如,在学习了毛泽东词二首之后,教师出示南宋李好古《谒金门》一词供学生赏析: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衔绣幕,旧巢无觅处。谁在玉楼歌舞?谁在玉关辛苦?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起初学生颇觉理解困难。待到教师点拨不妨从所学诗词结构——诗词通常按“上阕景下阕情”形式安排结构——入手,要求学生试图理解上下阕之间的关系,结果学生很快领会到:上片写春天到来,燕子寻觅旧巢的情景,委婉曲折地道出了由于中原沦陷,自己无法返回家乡的悲苦心情;下片谴责腐朽的南宋统治者,表达自己渴望收复中原的急切心情。词作通过对中原故土的怀念,抒发作者感伤国事,为国家前途忧虑的思想感情,同时流露出对腐败无能的朝廷上层的不满。
需要明确的是,文学表达方式虽然有助于文本解读,但是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分寸。一,不能一味灌输文学知识;二,不能满足于给文学作品贴标签;三,千万注意不能使学生学到了一套套的话语和理论,却丧失掉了感动能力、艺术感受力以及纯正的文学趣味甚至本真的天性。
所以,在适当技术指导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注重读者的体验。
3.引发、增进体验。可以说,没有体验就没有文学创作,也没有文学欣赏。
文学鉴赏需要读者生活经验的参与。所以,文学作品教学首先要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在教学中,教师不妨多提示学生“如果你处在这种情景,你有何感受”,“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这其实就是一种调动学生生活经验的方式。此外,许多活动式阅读指导如排演课本剧、人物角色转换等,都是调动学生生活体验的有效方式;教师利用图片、影像、音乐等方式的目的,都是为了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帮助对文学作品的解读。
但我以为,立足于文本的经验的唤醒依然是文学教育的主要渠道。
试以我的《荷花淀》教学为例。我曾从文中极普通的一句话入手,通过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发了学生的文学审美。
“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许多学生对这样的语句不太关注,其实,一旦教师调动起学生生活经验,这一句极普通的语句也许就会显现出十分丰富的内涵意蕴。请看:
师:请问,读了这句话后有何感觉?
生:挺美的。
师:不错,是挺美的。但你们觉得这位妇女此时此刻是否有心情欣赏眼前这美好的景色呢?
(学生七嘴八舌。有说作者的意思好像就是说她在欣赏,也有说她在等丈夫也许没有心情欣赏……)
师:大家想一想,一般情况下等待别人而对方迟迟不到我们会有怎样的心情?
生:焦急,猜疑,担心……
师:这时,我们一般欣赏眼前的美景吗?
生:好像没有心思。
师:但是,小说中的这位妻子确实在欣赏眼前的美景呀!怎么理解?
(我特地强调了“妻子”,看学生一时没有理解,我又提醒道:“她有时望望淀里”只是为了欣赏夜景吗?学生顿悟。)
生:她丈夫今天到区上开会了,她是在看丈夫回来没有!
师:那么,她丈夫深夜不归,她为什么不着急?这不是不符合人之常情吗?
生:她丈夫是游击组长,平时大概经常外出,她早已习惯了。
生:大概丈夫每次外出,她都像今天一样在院子里一边编席一边等待。
生:她不着急是因为她爱丈夫。
师:(饶有兴趣地)愿闻其详。
生:我觉得在知道等待结果的前提下等待自己所爱的人是一种真正的幸福。水生嫂现在就处在这种幸福之中。所以,丈夫一时半会没回来,她依然是那么幸福地等待着,一点也不着急。我想,她“望望淀里”,丈夫回来了固然好,没回来,眼前的美景也让人赏心悦目。这种等待是一种美丽的等待!
师:(由衷地)这真是诗情画意的理解。
我在教学中始终努力设法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我常常发现,学生的体验一旦得到引发,他们对文本的独到的解读往往十分准确到位,甚至令教师自叹不如。
文学欣赏需要借助读者的人生体验;但是,文学本身也在拓展、丰富着读者的体验,文学以各具形态的生活、以细致入微的感觉、以独特的心灵滋润而使读者的精神体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景。文学就是这样:一方面依赖人生经验,一方面促进人生经验。
因此,文学教育既要引发学生的体验以助阅读欣赏,又应借助阅读欣赏增进学生的人生体验。